勤廉风采

河北唐山滦南县李营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 “乡亲…

李志刚(右)在大棚内询问生菜种植情况。记者 史自强摄 “这些苗木你就放心吧,长得好着呢。赶明年再来看看复叶槭、白蜡,更漂亮!” 12月4日,冬日暖阳下,河北唐山滦南县李营村党支…

发布时间:2019-12-16

"人民科学家"程开甲—— 隐姓埋名的中国"核司令"…

假如不是生在乱世,程开甲(见图,新华社发)的人生之路可能会绕开“科学”,也可能与“核”无缘。 1918年,程开甲出生在江苏吴江的一个殷实家庭。年幼时,他调皮、叛逆、不爱学习。到了读书的…

发布时间:2019-12-06

九旬院士林皋:"还要向更高峰迈进"

林皋近照 记者 吴琳摄/光明图片 上午10点,当记者走进大连理工大学林皋院士的办公室时,他已忙碌了1个多小时。出差、开会、批改论文、到办公室工作,是90岁高龄的林皋的日常状态。不久前,他还…

发布时间:2019-11-25

生命定格在绽放的芳华中

2019年10月7日19时40分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和县融媒体中心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伟等新闻工作者,在完成当天各自工作任务、返回舟曲县城的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遇难。 回…

发布时间:2019-11-18

结缘半世纪、潜心继绝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

图为宋镇豪在书房工作。记者 张贺摄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孜孜不倦地深耕甲骨“绝学”,破译文字、廓清古史;他探访国内外收藏单位找寻甲骨,经手的甲骨多达数万片;他领衔著述的11卷本、688万字…

发布时间:2019-11-11

“人民科学家”吴文俊 ——创独特方法 探数学奇道

   将吴文俊称为中国数学界的“泰山北斗”也不为过。 1956年,他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他又和袁隆平一起站上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作为中国最…

发布时间:2019-11-04

“人民楷模”布茹玛汗·毛勒朵—— 半世纪,放牧巡…

布茹玛汗·毛勒朵在骑马巡逻。新华社发 柯尔克孜族牧民布茹玛汗·毛勒朵今年77岁。她生命中绝大部分时光,在祖国最西端的边境线上度过,走过20多万公里山路,在帕米尔高原大大小小山石上亲手刻…

发布时间:2019-10-28

姚玉峰:用纯净之心追光

10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全国道德模范姚玉峰作为“凝心铸魂”方阵彩车上的代表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 当游行队…

发布时间:2019-10-21

何镜堂:记录时代是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从虎门海战博物馆,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科技馆,到黄浦江畔惊艳世人的东方之冠中国馆,你用200多个建筑精品,生动记录行进中的中国,不断走向复兴的坚定自信,从热血青年到耄耋…

发布时间:2019-10-08

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讲师其曼古力一家 我们…

其曼古力(右一)在训练场为学员讲授无人机飞行原理(9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永进摄 其曼古力·艾尼瓦尔6岁的女儿已经熟睡。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其曼古力收起备课教案,小心翼翼地从一个…

发布时间:2019-09-17

罗锡文:"我只是一个开拖拉机的"

罗锡文近照 资料照片 林木葱郁处,一座朴素小楼露了出来。藏在楼内的土槽实验室门口,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笑着迎了出来。这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待说明来意,罗锡文几…

发布时间:2019-09-11

用医术和道德守护“光明” ——全国道德模范99岁眼…

“愿做春蚕、吐丝不已、至死方休;甘当蜡烛、奉献光明、耗尽自身。”这是张效房教授的座右铭。70多年来,他没有离开过眼科临床一线。为研究生批改英文病例、修改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论文、身体允许时坐门诊……作…

发布时间:2019-08-26

一生守护一湖清水——追记湖南洞庭湖管理局原总工程师…

余元君(前)在工作现场。资料图片 洞庭八月,烟波浩渺,钱粮湖垸分洪闸项目工地上依旧繁忙,只是再见不到那个忙碌的身影——2019年1月19日下午4时,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原总工程师余元…

发布时间:2019-08-19

火箭军某导弹旅政委李保国——“当个能带兵打仗的政工…

李保国参加军事比武考核。刘王虎摄 夕阳下的发射场坪上,大国长剑巍峨挺立。训练结束后,卸下防毒面具,脱下防护服,骄阳下的热血汉子露出真容。在战士中,一眼便能认出火箭军某导弹旅政委李…

发布时间:2019-07-29

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缅怀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

5月24日,黄文秀到广西乐业县新化镇皈里村学习养蜂技术。陈名持摄(人民视觉)   “一个人,燃尽了青春,把爱与希望种在无数人心中……你赋予的力量,再艰难的道路,我们继续着征程……”最…

发布时间:2019-07-01

痕迹检验专家崔道植86岁仍然“在状态”——“只要有任…

崔道植用立体显微镜进行痕迹分析。(记者 方圆 摄) 退而不休,85岁时仍奔波数千公里到现场执行鉴定任务;每天熬夜把经典案例整理成图文并茂的PPT,只为将经验传授给后辈…… 他是崔道…

发布时间:2019-06-24

三十五年接力种下二十多万棵树——靳月英 祖孙四代绿…

靳月英(中)带着家人和造林队在绿化荒山。资料照片 靳月英老太太96岁了,她带领儿孙35年种下的树,爬满8架山19面坡。那是他们一捧一捧抠土填坑种出来的20多万棵树。 当年的河南淇县鱼…

发布时间:2019-06-19

四川扶贫干部徐俊——不舍金川嘎伍岭

图为徐俊(右)帮助群众挑选樱桃,以便在网店上出售。邱文清 摄(人民视觉) 6月的阿坝高原阳光灼热,金川河谷两岸绿意葱茏。从独松乡到嘎伍岭村,山下河水湍急奔腾,盘山路不时连续回头弯,不…

发布时间:2019-06-10

三十五年戈壁植树,八十万棵树锁住流沙,付志周——"这…

发布时间:2019-06-03

他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

程锦松 资料图片 每天清晨,程锦松和老伴喻嗣南都会出现在安徽大学老校区,手挽手在校园里散步。他所居住的安徽大学家属楼,出门就是一条梧桐成荫的道路,再走几步,就是操场。校园里行色匆匆…

发布时间:2019-05-27

第一页   上一页     第5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7页   132条      转到第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