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提供了明确指引与严格规范,以“清廉”底色提升乡村振兴成色。
廉洁履职是稳固乡村振兴基石。农村基层干部身处乡村发展一线,是党和政府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也是乡村振兴的组织者与推动者。从《规定》内容来看,对农村基层干部在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发放、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乡村建设项目管理等关键领域的行为进行了细致规范,明确禁止侵占、挪用、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只有基层干部严守廉洁底线,才能保障各项政策、资金精准落地,确保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稳固,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廉洁履职凝聚乡村振兴合力。《规定》明确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有助于密切干群关系。当基层干部公正用权、廉洁奉公,在乡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不滥用职权、不徇私舞弊,能公平公正地处理农村危房改造、社会保障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时,群众对干部会更加信任与拥护。这种信任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反之,若干部作风不正,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群众诉求敷衍塞责,必然会引发群众不满,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乡村振兴工作也将难以顺利开展。
廉洁履职营造良好乡村治理生态。乡村振兴离不开良好的治理环境。《规定》对村级组织选举中的拉票贿选、破坏选举等行为,以及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等行为予以明确禁止,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有序的政治生态保障。在廉洁氛围浓厚的环境下,乡村治理机制能够有效运行,“四议两公开”等决策制度能够切实落实,村务监督机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从而确保乡村事务决策科学、管理规范。良好的治理生态又能进一步吸引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向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规定》的出台,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提供了有力约束与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切实加强对《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自觉遵守《规定》,将廉洁理念贯穿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以清正廉洁的形象、扎实高效的工作,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让“清廉”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明底色,推动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芜湖市繁昌区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