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自觉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作为“国之大者”加强政治监督保障,以具体求深入、以精准求实效、以常态求长效,在护航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一是坚持聚焦重点,推进政治监督具体深入。始终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作为政治监督的首要任务,主动跟进、靠前监督。项目化监督更深入。紧盯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生态环境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整改清单台账,围绕“六聚焦”实施项目化、精细化推进举措,积极参与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我市城东污水处理厂问题专案调查,推动该问题通过省级验收销号,并作为正面整改案例纳入至2022年国家警示片。清单化监督更扎实。重点围绕2017年以来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制定并督促严格落实监督、问题、整改、反馈“四清单”,督促市生态环境局完成问题整改168个。下层式监督更到位。针对环保警示片披露船舶码头污水收集流于形式、处理设施闲置问题,多次深入一线现场督导港口码头问题整改工作,约谈8人,推动整改通过验收。对环保警示片披露的扁担河岸线管护缺位等问题,通过实地督查、座谈交流、个别谈话、查阅资料近距离掌握情况,提出4条整改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生态环境分局监管职责,推动属地政府提前2个月完成整改并提请市级验收。
二是坚持靶向施治,推进政治监督精准有效。紧盯责任落实,抓住关键“人”。对市生态环境系统各分局、事业单位13名“关键少数”开展个别谈话,指出履行主体责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具体问题17个,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4条,并跟进督促落实,确保谈出力度和实效。紧盯措施扎实,抓住关键“事”。加强“室组”联动和“局组”联动,凝聚监督合力。积极配合三室开展皖南土墩墓群保护问题的问责调查工作。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对三山经开区某企业污水扬尘问题实施责任倒查,约谈2人,问责1人。紧盯作风务实,抓住关键“点”。围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执法监测、环评审批、巡察整改开展精准稳慎执纪问责,对2家基层单位和4人进行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人,收缴违规违纪款13.6万余元。
三是坚持抓在日常,推进政治监督常态长效。构建监督制度机制。推动市生态环境局健全整改机制,制定问题发现、交办、暗访、排查、公开曝光等5项工作制度,截止目前,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芜湖市的问题已完成整改36个,剩余3个全省共性问题正在推进整改。督促市生态环境局深化抓好“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强化调度督导和考核问责,制定《关于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围绕“三紧盯十查看”细化监督清单,形成发现问题、追究责任、督查整改的工作闭环,推动督促市生态环境局创新开展“一线工作法”和“绿桌恳谈会议”制度,全市环境信访件呈逐年大幅下降趋势,去年全年和今年上半年均同比下降50%以上,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