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提供你们单位公务用车运行支出凭证,如维修保养、购买保险、加油费用……”三山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紧盯五一、端午节点,以整治违规公务用车为“小切口”,严防“四风”反弹回潮。
近年来,随着公车平台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推动公车管理更加规范,但“公车私用”“公务加油卡私用”等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为精准发现问题,三山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以“油耗”为切入点,着力发现用车异常油耗背后的问题。
精准发力,找准切口。督查组前期对全区公务用车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各单位编制车辆维修保养地点、加油单位、加油卡号等基本信息,据此调取车辆维修保养及加油记录,确定各时段里程数以及加油升数,从而估算车辆百公里油耗。对油耗异常车辆进一步核查,重点查找背后是否存在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问题。
深挖细究,排查问题。“线上”依托公务用车监督管理平台调取油耗异常车辆行驶轨迹,核查是否存在公车私用等问题;“线下”调取加油监控视频,核查是否存在公务加油卡私用等问题。“线上”“线下”同时发力,精准发现部分公车行车轨迹缺失、车辆审批不严格以及能耗较高等问题。期间,共督促整改问题5个,予以约谈1人,提醒谈话2人。
对症下药,靶向施治。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公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向责任单位下发监察建议书,督促及时堵塞监管“漏洞”,强化制度执行,消除公车管理“盲区”。同时,督促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对部分车辆无行驶轨迹问题剖析原因,举一反三,查找风险点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务用车平台信息化管理。
“违规公务用车问题不可小觑,小节不守大节必失,我们必须保持正风肃纪的劲头不松、力度不减,对违规用车问题严肃查处,系好公务用车的‘安全带’,以‘小切口’做实作风建设‘大文章’。”三山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