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雅为名 行贿之实
——浅谈 “雅贿”问题

时间:2020-05-27 14:43    来源:芜湖纪检监察网  
【字体: 】      打印

因爱好摄影,某国有企业原副总经理收到多部价值几十万元的专业相机及镜头;因喜好玉器,某省政府原副省长收受各种名贵玉石、名家字画;因嗜好喝茶,某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受收藏价值几万到几千不等的普洱茶茶饼……近年来,这种以送名家字画、古玩玉器、润笔费、奢侈品等披着“高雅”外皮的贿赂行为,成为了一些别有用心者“围猎”党员干部的惯用手法,也成为一些甘于被“围猎”的党员干部企图掩人耳目的“遮羞布”。

以雅为名,行贿之实,“雅贿”掩盖不了其权钱交易的本质。风成于上,俗化于下。用古玩文物打通关节的“雅贿”源自汉代,唐代渐成风气,明清已臻极致。所谓的“炭敬冰敬”正是如此。雅贿虽冠之以“雅”字,但掩盖不了其权钱交易的本质。“雅”只是相对于赤裸裸送钱,不再那么直来直去、简单粗暴,“雅贿”相对于“俗贿”,更加隐蔽安全、附庸风雅,让党员干部在不经意间被“糖衣炮弹”所诱惑、围猎、腐蚀。现实中除了价值不菲的玉石、瓷器、字画、摄影器材能作为“雅贿”的常见载体,还有奢侈品、名贵花卉,甚至量身定制的旅游产品也能成为“雅贿”方式。无论俗还是雅,都是贿赂,是腐败的表现。我们要扎紧制度的笼子,从根本上遏制包括“雅贿”在内的各种贪污腐败行为,筑牢反腐倡廉的“高压线”。

以雅为名,行贿之实,“雅贿”粉饰不了权力观的扭曲。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安徽省政府原副省长倪发科被称为“玉痴”,故而受贿总额中玉石占了八成;武汉市燃气集团、天然气公司原董事长张民基热爱摄影,收受的礼品中多为专业级的摄影设备。因为喜好、偏爱,一些党员干部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一步步地滑向了腐败的深渊。这其中有外在因素,但更多的是党员干部权力观扭曲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手握人民赋予的权力,却把公权当作私权,心安理得用“权力”换取资源和便利,这种错误的认知是其发生腐败的心理基础。加之“官本位”思想在作祟,总想着权为私用、利为己得,导致政府公权力被滥用,政府公信力被损害。我们要驰而不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消除部分党员干部扭曲的权力观,遏制他们用权上的不健康心理倾向,使正确的权力观入脑入心,确保用权有规、用权有度。

以雅为名,行贿之实,“雅贿”逃脱不了党纪国法的制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尽管“雅贿”以雅为名,但其实质是权钱交易,是行贿受贿的丑恶实际不容辩驳。可能因为其交易的隐蔽性增加了纪检监察机关的查处难度,但不能成为行贿受贿方洗脱罪名的借口。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八条规定,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财物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不难看出,只要涉及权钱交易,不论是“雅贿”还是“俗贿”,并不影响对违纪违法行为的定性。想借“雅”为名掩盖贪腐行径,只能是自欺欺人。我们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捍卫党纪国法的尊严。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作为纪检监察机关,面对以雅为名,行贿之实的“雅贿”问题,我们要保持警惕、时刻警醒,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惩治和预防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同推进、自律与他律相统一,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筑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坚实堤坝。(繁昌县纪委监委 熊艳)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