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风是塑造良好品格的关键

时间:2019-09-05 14:50    来源:芜湖纪检监察网  
【字体: 】      打印

8月22日,我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阅读了《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李宏塔守初心严家风》一文。

李宏塔的祖父,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成长于革命家庭的李宏塔,曾担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但无论身居何位,他始终按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及祖父李大钊,李宏塔说,祖父去世时,自己还没有出生,对祖父的印象多是从书籍、影视作品和父亲讲的故事中获得。相比祖父,曾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父亲李葆华对李宏塔的影响更为直接。

上世纪六十年代,李宏塔随父亲工作调动来安徽读书。一天有人送了几袋葡萄干。年幼的他打开便吃。父亲下班回家发现后,就批评了他。“父亲说,我们只有一种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因为做了一点工作就收礼物,这不是共产党人应该干的事。”李葆华把葡萄干原样退回,李宏塔吃过的那一包,也折价退款。

1987年,李宏塔调民政部门工作,那时他父亲已经调至北京。他每次去北京时,父亲都问他最近有没有去基层,是不是真正深入基层了。正是父亲的谆谆教诲,让李宏塔在基层沉下心来,一干就是二十年。那时,李宏塔每年至少一半时间蹲在乡镇基层。

李宏塔的儿子李柔刚是国防科技大学的一名教员。“父亲对我的教育和培养同样是潜移默化的,从小就很少通过言语教育我,都是从日常生活当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身教多过言传。”2008年,李柔刚结婚,没办正式仪式,就连份子钱第二天也一一退回。为此,李宏塔说“我父母刚结婚时在延安,那时的物资匮乏,什么都没有。相比之下现在已经好多了。”

由此,我联想到了家风对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对个人而言,家风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良好的家风,是培养一个合格人才的首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那么,父母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与父母的培养分不开,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父母的品格会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子女。李宏塔在爷爷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在父亲言传身教下,成为党的优秀高级干部,而他以自己的优秀品格为他的儿子作出了榜样。这正说明良好家风之重要和必要。

从古至今,家风无时不刻不在起着它重要作用。岳母刺字,有了岳飞的精忠报国;钱学森听从母亲的教诲,成就了我们国家“两弹一星”。有着“钢琴诗人”美誉的傅聪,自小练习钢琴,而其父亲撰写的傅雷家书,成了家教的经典。

好的家风,会成就一个人。反之,就会给个人、给家庭、给社会带来莫大的伤痛。比如,一些家长,就承受了家风不严之痛。某知名人士的儿子,因为家长宠溺过度,犯罪时还不满十八岁;某知名人士吸毒被抓后,其父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陷入了沉默的境地,并就儿子吸毒被抓一事向公众道歉,他在微博中表示自己“教子无方”并愿意和儿子一起共同面对未来之路。

孩子有问题,要在家风家教上找原因。作为社会普通的家庭一员,我们的个性,受着父母的影响,我们今天所取得人生,不管成功与否,都是家庭和社会共同教化的结果,同时,身为父母的我们的个人品德、一言一行,都将构成我们的家风,影响着自己子女的成长。我们应该树立积极向上的道德品德,用良好的家风和家教,影响我们的子女和亲友,让我们的子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精辟论述,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在“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等。学习这些论述,对于科学把握和有力推进党关于党风政风民风根本性好转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学懂弄通,真学真用,按照总书记的教诲,管理好家庭,塑造良好的家风,为党风政风民风根本性好转以及和谐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