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孙连城式”窗口伤民心

时间:2018-07-18 11:01    来源:芜湖纪检监察网  
【字体: 】      打印

2017年热播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光明区信访局服务窗口低矮,群众前来办事时需要半蹲着,达康书记让孙连城体验,孙连城站得两腿发麻。此类窗口被网友戏称为“孙连城式”窗口。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甘肃陇南、江西南昌、安徽合肥等地再现“孙连城式”窗口,有人蹲着办事,有人佝偻着腰办事,还有生病的老人跪着办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孙连城式”窗口不仅给群众办事带来了不便和困扰,伤了民心,也严重地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实际上,只要用“眼神确认一下”,便知道“孙连城式”窗口不符合相关规范,不利于百姓办事,更不利于塑造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那么“孙连城式”窗口为什么能多次“重现江湖”,屡禁不绝呢?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应该看到,“孙连城式”窗口之所以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与这些“顽疾沉疴”的治理需要一个过程有关,也与一些地方、单位仍然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有关。有的表态多调门高,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私下里我行我素,奉行“工作就是拖,一年收入总有那么多”;有的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延时”解决问题,甚至将问题置之脑后;有的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为民服务意识缺失,不闻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不知社情民意、不晓民忧民愿。有的错位角色,将“公仆”变为“公”“主”;有的无视群众,认为群众刁蛮、无理、无信……渐渐丧失了与人民群众联系的能力,削弱了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孙连城式”窗口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和坚决反对的问题,防范此类问题一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破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这些歪风邪气;二要涵养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公仆情怀热心服务群众,真心对待群众耐心回应群众诉求,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流放过程中尚且不忘忧国忧民,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转变作风,弱化管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形成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习惯,达到思想上高度自觉、行为上习以为常。唯有如此,才能让人民群众安心、舒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三山区纪委监委 乔守建)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