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监督管理室 杨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引用了一些比喻,既生动形象接地气,又富有哲理入人心。现摘取其中三条谈谈感悟。
一、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六次全会上连续两次引用“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指出“八项规定”是老虎吃天“第一口”。从立规矩角度,体悟有三。
一是直击痛点。立规矩是为了解决问题。2012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上百个红头文件为啥管不住公职人员一张嘴》的专家访谈文章,可见彼时吃喝之风已是党内“顽疾”。党中央以抓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正是清醒认识党内存在问题的“对症下药”。中医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疏通痛点,方能理顺全局,如“群腐”集中整治强调的“以办案带动全局”思路,就是通过查办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推动完善制度,提升治理效能。
二是“从我做起”。上有所率,下有所进。八项规定,是对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作出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当选总书记后首次出京到广东考察,不腾道、不封路、不扰民,不铺红毯,没有欢迎横幅,没有层层陪同,之后历次出行均是“轻车简从”。习近平总书记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形成了巨大的“头雁效应”。2013年,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了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用率先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方式,传递了抓作风的坚决态度。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手电筒要照别人更要照自己,只有做到自身正、自身净,才有监督执纪执法的底气。
三是规定具体。八项规定,短短600多字,但具体、明确、可操作,都是刚性要求,成为深刻改变中国的“金色名片”。从实践看,有的制度叠床架屋、要求原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产生“破窗效应”。管用制度应该简便易行,做到“入脑立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易懂易记,并严格执行、逐渐深化,锻造出“延安作风”,最终打败了“西安作风”。
二、不要“温水煮青蛙”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告诫广大党员干部防微杜渐。从自我要求角度,启示有三。
一是慎微。慎微就是小病早医、无病早防。2013年,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央纪委从月饼、贺卡和烟花爆竹等小问题抓起,一个一个进行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解决不好,也有可能出现“霸王别姬”这样的时刻。无论是工作还是欲望,我们要在事物萌芽状态就做出纠正,以免继续恶化。办案安全工作亦是如此,案管部门经常性通报细微问题,绝非小题大做,而是通过补小洞防大洞。
二是慎染。慎染就是要时刻警惕环境变化,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一些地方“酒桌办事”“人情社会”的观念根深蒂固,如省委巡视指出的我市某地接待每人一包烟“硬菜”陋习,身处其中的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没有察觉这是问题。今年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学查改一体。我们一定要仔细对照2个问题清单“过筛子”,逐一查摆、认真检查自己有没有被歪风邪气染色,警惕舒适的“温水”隐藏的危险。
三是慎独。慎独就是内心坚定,于无人时、细微处,亦不越轨、不逾矩。从查处的腐败案件看,许多“围猎”者用细水长流、趣味相投、情感麻痹等方式,如“温水”一般,让干部放下戒备、逐渐迷失,继而慢慢煮化,由风及腐,成为“猎物”。这些干部被“围猎”,外因是一部分,主要还在自身思想防线的松动。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可能是猎人编织的第一张网。违纪违法案例提醒我们人性弱点永远存在、利益诱惑非常危险,时刻警惕、守住防线,才能防止自己成为“猎物”。
三、不能“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从抓工作落实角度,感悟有三。
一是找好着力点“钉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要瞄准“四风”问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查处“四风”问题,有力遏制了歪风邪气。当前,纪检监察工作任务繁重,我深感在工作中找准抓手的重要性,抓好牵引性工作方能事半功倍。
二是专注发力点“钉牢”。中央纪委始终坚持“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2013年3月19日,中央纪委首次向全国公开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新华社播发通稿,《新闻联播》逐字逐句口播,《人民日报》全文登载。2013年12月17日,中央纪委再次通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从原来只通报单位和职务,变成了直接点名道姓,形成了极大的震慑效应。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将“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作为一项原则确立下来,体现了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动辄则咎的决绝。2023年,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办理的3起违规吃喝案件,正是贯彻了对“四风”问题铁面执纪、寸步不让的要求。
三是夯实基本点“钉好”。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以最高规格文件名义印发施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制度顶层设计。2013年以来,中办、国办相继出台了关于新建楼堂馆所、国内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差旅住宿费、会议费、培训费、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等方面的细化配套制度文件,打造了一个可执行、可操作的制度之笼。省、市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为党员干部行为划出了行为边界,也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提供了执纪依据。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向制度要长效,持续释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