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研究室 李智磊
作为一名刚加入纪检监察战线的“新兵”,我有幸参加了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专家报告会,对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深入学习。我深刻体会到,纪检监察干部既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更要激发“创新求变”的锐气,以“数智化”手段推动纪检监察工作提质增效,让科技之力成为正风肃纪反腐的“新利剑”,让人工智能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好帮手”,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力量。
深学细悟开启“新视界”。从语言模型原理到大模型运行模式,从现有应用场景到未来应用展望,AI技术的底层逻辑和应用前景令人赞叹。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为我们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提升腐败治理效能提供了有效路径。比如,在公文起草方面,我们可以利用AI技术辅助提升文本规范性,通过智能审核识别“纪言纪语”使用、条款引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降低差错率,提高匹配度。又比如,我们可以探索使用AI技术,对问题线索进行语义分析,快速识别重复线索、挖掘潜在关联,增强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大幅提高工作效率。AI技术的应用前景让我意识到,纪检监察工作必须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才能实现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升级。
勤于实践打通“融合点”。培训中利用DeepSeek快速生成文本、拟定工作方案以及AI人机对抗模拟演练等教学环节令人印象深刻。AI技术并非替代纪检监察干部的专业判断,而是通过“人机协同”提高工作效率与精准度。我们既要成为业务专家,更要具备“技术思维”,善于将业务难点转化为技术需求,在实践中让AI更好服务于纪检监察事业,推动各项工作再创新佳绩、再上新台阶。比如,探索在案件查办中运用AI技术快速梳理涉案人员、资金流向等复杂数据,帮助锁定关键证据链。又比如,探索在廉政教育中通过个性化算法推送警示案例,增强教育针对性与感染力,更好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严守底线把握“度量衡”。AI技术的引入,对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主动学习技术知识,理解算法逻辑,破除“本领恐慌”,让AI更好服务于本职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自我加压,决不能因“工具依赖”而降低自我要求。比如,公文写作上要严谨细致,对标党中央决策部署,精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又比如,案件通报或分析要证据完整、数据详实、逻辑严密,避免出现理解偏差或表述模糊,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更好有机统一。再比如,处理涉密材料、内部工作部署等要强化风险意识,严防敏感信息泄露,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AI技术是帮助我们专注主责主业的“智能帮手”,要以“学以致用”为目标,推动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不断破除“信息孤岛”,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助力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水平,将技术的“精准高效”与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严谨”深度融合,努力书写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