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纪律规矩,砥砺前行之路
案件审理室 黄山
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是要靠严明纪律。”回顾党的纪律建设发展历程,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亦或是改革开发新的历史时期,严明的纪律都有力推动了不同时期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重要保证。
严明政治纪律,站稳政治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中纪委的通报,还是审理工作中遇到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例,都可以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在政治上的迷失和堕落。他们或是口无遮拦、妄议中央,或是阳奉阴违、搞两面派,或是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也影响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此纪律处分条例在历次修订中,不断增加政治纪律条款,丰富其内涵。例如2023年新修订的处分条例,它就在总结归纳近年来管党治党经验和违纪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将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条款增至28条,如禁止私自阅看、浏览、收听有严重政治问题的报刊、书籍等,进一步严明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而我们作为年轻的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刻汲取教训,时刻警醒自己,站稳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筑牢思想防线,永葆清廉本色
年轻干部是我们党宝贵的新鲜血液。血液纯净,党的肌体才能永葆健康。然而近年来,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例频发,且数额越来越多,年纪越来越年轻,有的因追求物质享受,迷失在金钱的诱惑中,贪污受贿,最终锒铛入狱;有的因缺乏政治定力,在权力面前丧失原则,滥用职权,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的则因放松自我要求,无视纪律规矩,贪图享乐,生活腐化,走向堕落。去年教育整顿期间,我们也看到,无论是中央纪委通报中处理的纪检监察干部,还是省纪委监委选编的纪检监察干部案例,都证明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并不具备天然免疫力,面对腐败分子和不法人员的“围猎”,稍有不慎也有可能酿成千古之恨。这些案例都警示着我们,作为年轻干部又是纪检监察干部,更要慎之又慎,拒腐防变。我们身处纪检监察的重要岗位,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的对象。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严于律己,做到公私分明、廉洁自律,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履行好纪检监察的职责。
树牢为民宗旨,切实履职尽责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一切侵犯群众合法权利的行为,对一切在侵犯群众权益问题上漠然置之、不闻不问的现象,都必须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坚决追责。我们要自觉把维护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即要实施精准监督,以强力监督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部打通,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还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对漠视群众利益、侵犯群众切身利益等问题坚决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在政治站位,还是政策把握,或者专业知识运用上都要练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过硬本领。要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全面加强纪法学习,提升贯通把握纪法罪的能力;要敏锐发现问题,敢于纠治,将监督关口前移,防范权力滥用风险;要坚持实事求是,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做到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的纪检监察干部,我们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敢于监督、敢于斗争,确保党的纪律和规矩得到严格执行,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