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廉笔记】第十五期:清廉之我见

时间:2024-05-22 08:42    来源:芜湖纪检监察网  
【字体: 】      打印

清廉之我见

第五纪检监察室 陈奇

清廉是传统道德基本规范,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历来是人们所追求的高尚品德。从古至今,百姓对为官者的期盼都是希望他们做真心为民的清官,而不是搜刮民脂的贪官。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获得诗人的独爱赞美,不仅仅是因为莲外形优美可赏,更因为莲不会近墨者黑,能够保持自我纯洁。为官者如同莲一般,人们偏爱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窦光鼐三辈都曾任过高官,他出任浙江学政时,不俱生命威胁,不畏权贵,冒犯龙颜,对当地亏空案进行彻查,整治上下贪污官吏数百余人。其高尚气节,无人能匹。一生以清为民,以廉为民。这样的官员为百姓所爱戴,其为官之道对后世有众多积极影响。

古人有云:不爱曰廉,不污曰洁。清廉从古至今都是正义的代表,而放眼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拥有清廉品格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如周恩来总理为民一生,无积蓄,无儿女,彰显了为官者清廉之本。在新时代,为官者不乏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岁月,所具有的先进性,纯洁性始终代表着社会前进方向,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清廉之政是党所追求的,是民之所向,国之所盼。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其纪律严明是重要原因,清廉无私,一心为民。

近年来,反腐题材电视剧如《扫黑风暴》《人民的名义》等开播,引来了很多观众热议,体现了人民反腐意识的提高,令人醒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反腐败工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反腐败提到新高度,通过查处一大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有力释放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强烈信号,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清廉者是社会所需,贪污者是社会所弃。党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纯洁性,以更高的要求为人民树立好榜样,让人民时刻感受到清廉之风,生活在河清海晏的环境当中。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从事审查调查工作7年之余,参与查办的案件已有20余件。在与反腐败斗争的路上,伴随着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而成长,通过查办一起起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直面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贪腐现象,深感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斗争意志更加坚定,斗争本领更加扎实。加之去年开展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让我对清廉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悟和认知,深知只有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在审查调查一线不断淬炼和成长,才能为纪检监察工作奉献一份青春力量。

做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年轻干部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活跃,政治定力不强,党性历练缺乏,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潮观念侵蚀和影响。加入“青廉先锋队”这个大家庭,这里朝气蓬勃,充满正能量,是青年干部的交流平台,也是成长比拼的最好擂台,倾注了组织对青年干部的关心厚爱,我深深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我们一定做政治上让组织信得过靠得住的人,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毅前行、行稳致远。

做工作上有本事的人。始终牢记“纪检不办案,如同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地”。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纪律部队,在党的自我革命中扮演者“铲恶除瘤”的重要角色,这要求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年轻的纪检干部必须夯实审查调查的基本功,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在砥砺中化虚为实,不断磨练谈话讯问、笔录制作、材料撰写等各项技能,堪当新时代新征程重任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

做作风上过得硬的人。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必须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要求。在用纪律的尺子管别人的前提下,更应该先用纪律的尺子量一量自己,看看信念是否牢固,“纪律意识”“底线意识”是否深刻,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能做到坚持原则、铁面无私、公正执纪执法。身处正风肃纪反腐一线,只有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才有履职尽责的底气,才能确保反腐利剑永不蒙尘。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