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法嵘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有力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时代课题。派驻纪检监察组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带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找准工作切入点,推动监督单位严格落实中国式现代化对自然资源、生态修复的基本要求,在护航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政令畅通。纪检监督首先是政治监督,必须坚守监督的政治属性和大局导向。派驻纪检监察要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市委、省厅党组工作要求贯彻执行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强化监督,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结合起来,紧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十四五”重点任务,对学习研讨跟进监督、重大工作精准监督、重点领域全程监督,以高质量监督服务保障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聚焦营商环境强化监督。年初以来,根据市委统一部署,采取“室组”联动方式在全市自然资源领域集中开展营商环境监督专项行动,立足问题牵引,突出线索查办,督促以案促改,实时通报批评,多措并举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深层次问题。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确保耕地保护红线“带电长牙”。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粮食安全,要求“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解决好14亿人口吃饭这个最基本最紧要问题的核心就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对芜湖来讲就是牢牢守住330.12万亩耕地不动摇。突出日常监督。针对日常发现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以及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会同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组,采取“局组”“组组”联动方式对以上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突出专项监督。以上级通报的耕地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为抓手,发挥“室组地”监督合力,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清理整治,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突出追责问责。对于耕地保护工作中暴露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作出严肃处理。同时,以案促改,督促监督单位制定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机制,切实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强有力的专项监督确保各项战略举措落地见效。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共同富裕,并融入到今后五年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中,突出强调将共同富裕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挥先富带动后富效应,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挖掘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巨大空间潜力。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治理,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庄。融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以城带乡格局,结合常住人口需要,以中心城区、中心城镇等为核心,以交通路网和市政公用设施为重点,进行全域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立足四大战略实施专项监督,对芜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及土地矿产环境要素市场管理等进行督查检查,重点查看各项规划与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否落实、是否与长三角发展战略对接等,确保党中央共同富裕重大决策部署在芜湖落地见效。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促进建设人民城市和美丽乡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人民城市、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提出明确要求,体现了党时刻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更体现了党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初心使命。对标精神贫乏不是社会主义开展监督,重点监督老城区针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等资源上,看是否向城市书房、城市书吧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倾斜;新城区有无大型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规划以及有无对相关文物设施进行保护等。对标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底数,加强与监督乡村振兴相关的纪检监察组的协同配合,对乡村振兴建设中的重点矛盾与问题实施监督,攥指成拳形成监督合力,通过精确化的监督促进我市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让农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强有力的全过程监督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绿色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矿山生态修复愈合“大地伤疤”、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绘就绿水青山“底色”。加强对森林、自然保护地、湿地保护工作的调研与监督,结合林业部门下发的问题清单,以倒推法监督各单位问题整改,确保限期整改到位。加强对土地集约节约情况的监督检查,以“组组”联动、“组地”联动方式对农业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情况、农业生产向优向绿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土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推进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