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监督助力脱贫攻坚,到马不解鞍护航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南陵县纪委监委一直“立正”基层小微权力不“稍息”,牢记“初心使命”,学史力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一以贯之”,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动态调整“晒”权力。“农村宅基地申请事项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他们非常关心和关注这个事项,建议将此事项在公开平台晒一晒......”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在“小微权力清单”动态调整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积极发表意见。为精准监督执纪,该县每年都会对“小微权力”清单动态调整,清单事项经过数次增减,由29项到27项,调整到现在的30项,每次的变动都力求“契”民意“合”民声。同时,建立清单之始也充分考虑山区和圩区镇村的不同特点,不搞“一刀切”,形成各镇村“量身定制”的特色清单。
精准监督“履”权力。“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聚焦的重点就是如何有效发挥基层纪检委员的作用,让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该县纪委监委机关主要负责同志深有感触的谈到。据了解,该县每年的民生工程多达30项,项目资金更是高达数亿元,如何保障“好钢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基层纪检委员的“三员”作用显得格外重要。“作为基层纪检委员,我要充分发挥好‘探头’和‘窗口’的作用,挖塘、修路、村级资产处置等等这些村里大事小事我都全程参与监督,发现问题盯着整改,不怕得罪人,我解决不了的向镇纪委书记报告,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来不得半点懈怠..... ”一位村级纪检委员兼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负责地介绍,像这样的村级纪检委员,经镇村换届后,一共有172名,实现了基层纪检监察监督全覆盖,为打通“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
为民解忧“评”权力。“经过广泛宣传发动,我县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群众参与浏览量达822925次。群众对公开的权力事项有意见的可以通过平台留言或者12388投诉、举报,按照管理权限,有关部门负责处理问题及反馈;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先后开展19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民解忧,是基层为权利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更是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标杆......”该县纪委监委分管负责同志介绍道。
今年以来该县共查处征地拆迁、“三资”管理等群众身边作风和腐败问题9起19人,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起22人。
“立正”基层小微权力不“稍息”,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