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区:“123工作法” 助力民生解难题

时间:2021-08-13 10:58    来源:芜湖纪检监察网  
【字体: 】      打印

弋江区松韵园小区属于老旧安置房小区,小区内“窗口飞电线”、“电线蜘蛛网”等私拉电线现象严重,电瓶车楼道充电安全隐患较大,给小区环境治理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群众急迫的电动车充电难问题,弋江区街道纪工委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123工作法”有序推进“四微网格”建设,用强有力的监督推动“非机动车充电桩”微项目落实,积极回应“民有所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成立1个项目议事会。在社区党建共建委员会领导下运行,由社区“两委”代表、业委会代表、物业公司代表、居民代表组成议事班子,根据议事项再邀请对应网格员(长)、楼栋长、上级对口部门等人参加。项目启动初期,依托小区红色议事会,由所在网格党支部牵头,成立“松元社区自助充电桩临时议事会”,负责对项目实施前、建设中、运行后的各项事宜,召集共商、共议解决。

民主公开2个事项。项目实施前,按区域楼栋征求居民意见,在项目服务的楼栋居民全部赞成(100%赞成)或基本全部赞成(90%及以上赞成且无明显合理理由不赞成)的情况下,方可启动项目。按“谁先赞成、谁先启动”的原则组织实施。在议事会商定项目选址,明确建设使用方案后,在项目服务的楼栋及微信群中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接受居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待公示结束后,再协商确定最终方案,启动充电桩项目建设。

组建3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征求意见时,同时梳理党员、居民的特长及服务意向,努力实现居民自我服务。在推进项目过程中,成立项目建设监督队,街道纪工委联合工程监理,共同对工程质量全程严格把关。成立项目安全巡逻队,在充电桩投入使用后,对不到充电桩充电,不规范充电及在充电位乱停放等行为进行劝导和制止,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上报网格。成立邻里矛盾调解队,对在使用充电桩或停放车辆过程中出现的邻里矛盾,及时给予化解,避免矛盾升级。

“目前,松园小区已建设25个自助充电桩,5个充电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电动车充电难题,消除了潜在安全隐患。”街道纪工委书记说道。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