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市委第一巡察组反馈巡察情况后,市委政研室高度重视巡察反馈意见,把巡察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严肃认真对待,深刻剖析反思,坚持立行立改、举一反三,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
提高政治站位,从严从实抓整改
坚持“一把手”主抓。巡察情况反馈会后,立即召开室务会扩大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巡察反馈意见,专题研究部署巡察整改工作,成立以市委政研室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室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方案制定、部署实施、督促落实,坚持一月一调度,定期分析研判,研究解决整改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召开5次室务会研究推动巡察整改工作,确保巡察反馈意见“条条有整改、件件有落实”。
坚持“一盘棋”统筹。针对巡察反馈意见,逐条梳理排查,研究制定《市委政研室关于落实市委第一巡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将3个方面9类问题细分为22个具体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50条整改措施,逐一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切实把整改责任压实到岗、传导到人,构建起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负责实施的责任体系,形成了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良性工作格局。
坚持“一体化”推进。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把巡察反馈问题、主题教育检视问题和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查找问题的整改落实结合起来,一体推进、一并整改,逐项对账销号,确保整改落到实处。加强工作调度,分管负责同志两周一盘点,室巡改办一周一小结,及时梳理整改进展,动态分析整改成效,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进巡察整改工作。截至去年12月底,市委第一巡察组反馈的22个问题已完成17个,基本完成5个,完成率达77.3%,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有力有序抓整改
紧盯政治过硬,着力解决“学懂弄通做实”有差距的问题。制定市委政研室2021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坚持逢会必学,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季度围绕一个专题开展学习研讨,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的理解把握。推荐7名年轻干部参加2020年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测试,6人成绩在100分以上,平均成绩超出全市平均分14分。
紧盯作风过硬,着力解决密切联系群众和作风建设有落差的问题。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终身课”开展主题党课宣讲,组织机关党员赴南陵县三里镇调研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工作,深入了解基层群众所需所盼所想,为市委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编印《芜湖市2020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目标考核细则》时,加大日常考核分值占比,着力减轻基层迎检负担。
紧盯组织过硬,着力解决党的组织生活不够严肃的问题。严格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室务会专题研究部署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安排支部纪检委员参加“万名书记进党校”培训,购买《党支部工作常用手册》《三会一课案例选》等辅导读本,加强机关党务干部对“三会一课”基本知识的学习。组织召开党员大会,集中观看《政治掮客苏洪波》等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做好结合文章,尽职尽责抓整改
把巡察整改与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发挥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改革、党建、财经工作内容,在高质量发挥改革办、党建办、财经办等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上加强统筹谋划、协调指导,向市委领导提出调度重点事项的工作建议,充分发挥议事机构职能作用。比如,组织召开市委深改委第六次会议,梳理出18项相对滞后改革事项提交会议进行调度,制定市委深改委2020年度重点改革督察工作方案,推动全年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目前除需等待上位文件出台的年度改革任务均已基本完成。
把巡察整改与加强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注重举一反三、延伸拓展,特别是对一些共性问题,着眼制定有效管用的长效机制,既促进问题解决,又推动制度创新,切实把整改成果常态化、制度化。截至目前,共建立健全《市委政研室内部管理工作细则》《市委改革办关于对重点改革事项实施跟踪问效的办法(试行)》等8项制度,进一步扎紧织密制度“笼子”,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问题不反弹、不回潮。
把巡察整改与服务市委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把巡察整改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服务市委工作的实际行动,创新开展“五个一”活动,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建议,不断提升服务市委决策水平。围绕抓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文件起草组,逐字逐句研读中央及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及说明,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在我市《建议》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定位为“打造智造名城、创新名城、开放名城、生态名城,加快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得到全市上下的广泛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