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禁捕退捕工作开展以来,南陵县家发镇纪委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作用,采取“看、查、访、管”方式对禁捕退捕工作值班值守、违禁网具收缴、非法捕捞查处、信访举报办理等多个环节加强监督,以铁的纪律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确保禁捕退捕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看,政策宣传是否落实。家发镇地处皖江之滨,水资源丰富,为了让禁捕退捕工作深入人心,家发镇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安徽省实施〈渔业法〉办法》等法律规章,制定了《家发镇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在重点水域禁止捕捞的通告》《家发镇十年禁渔禁捕退捕帮联帮扶奖惩办法》等重要文件。镇纪委在第一时间对上述文件宣传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过明察暗访方式,看广大居民群众对禁捕退捕政策是否知晓,看广大老百姓是否认识到保护河湖和开展禁捕的重大意义;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回应社会关切,准确掌握渔民利益需求和思想动态,科学研判和防范化解禁捕退捕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确保禁捕退捕工作稳步有序。
查,重拳出击是否严厉。自全面开展禁捕退捕工作以来,家发镇确立了“无渔民、无渔船网具、无非法捕捞行为、无违规钓鱼行为”的“四无”工作目标,成立了由镇纪委、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农林水等部门参加的执法工作队伍,全领域、全时段开展执法巡逻巡查。镇纪委重点对漳河、后港河等水域收缴的地笼、电鱼机、迷魂阵、渔网等违法捕捞设施设备处置进行再监督,对典型违法捕捞案件全程督查、跟踪问效。截止目前,全镇共出动巡逻执法人员280余人次,车30余辆次,船100余艘次,巡查里程1300余公里,收缴违法丝网1300余张。
访,人文关怀是否到位。“虽然我们全家上岸了,渔船、渔具都上交了,但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帮助我和爱人解决了就业问题,还给我们交了社保,今后生产生活都没问题了!”家住家发镇滨玉村的杨有道高兴地说道。为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家发镇纪委坚持常态化走访渔民,紧盯渔民上岸后生活保障落实是否到位,生产就业是否有安排。针对就业、生活困难的渔民,家发镇通过设立“保洁员”“护鱼员”“交通劝导员”等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还将退捕渔民全面纳入各类技能培训范围和职业介绍服务,帮助开辟就业创业门路,借助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等,拓宽退捕渔民转产转业渠道。
管,长效机制是否建立。为了层层压紧压实责任至“最后一公里”,镇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用好用足财政奖补资金和惠民利民政策。镇纪委将监督与执纪、督查与问效贯穿禁捕退捕工作全过程,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对禁捕退捕工作不用心不用力、落实责任推诿扯皮的进行约谈、通报,对造成严重后果、滞缓工作进展、触碰社会道德底线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严肃问责追责,对违纪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坚决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