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为县结合本地实际、大胆改革创新,以规范、公开、监督为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新机制建设,着力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严规范、促公开,确保小微权力“不滥用”。推进农村基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科学规范工作程序是前提,首先必须解决“村级事务该怎么做”的问题。全面清权确权。围绕重大事项决策、村级工程管理、集体“三资”管理、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等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编制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主动“亮权”。完善公开机制。不断完善“小微权力”线上线下同步公开。制定简明易懂的线下公开统一模板,确保群众看得明白。不断优化“小微权力”网络监督平台功能,将村民密切关注的“三资”管理、危房改造、低保等事项办理过程和结果在网上公示,并开设直通镇纪委的举报专栏,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改模式、严考核,确保村级监督“显威力”。推进农村基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加强对村级事务的有效监督是基础,必须解决“村级事务谁来监督”的问题。试点先行探索新机制。每镇选取1个村进行试点改革,建立村党组织和镇纪委双重领导机制,通过上移监督权,确保独立开展监督。提高准入门槛,由村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从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优化队伍结构。严格考核奖惩,实行考核保证金制度,正负面清单双向激励。强化责任落实,对村干部违规违纪问题不制止、不报告的,严肃追责,倒逼村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两委”同步换届,总结试点改革成果,全面推开村务监督委员会试点改革。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整治,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群众利益结合起来,严把提名人选的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着力把热心村级事务、个人素质较高的村民选进村务监督队伍。
重调度、严问责,确保压力传导“不递减”。推进农村基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构建监督制约长效机制是目标,必须解决“压力传导不畅”的问题。加强督查调度。县委主要负责人定期带队开展专题调研,查问题、促后进、补短板,促进全县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整体提升。县纪委督促县直9个涉农单位加强对村级事务的审查和检查,对村级公开事项严格把关,确保村级事务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聚焦扶贫资金、集体“三资”管理、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始终坚持挺纪在前,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构查处各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60件,处理75人,党纪政务处分56人,先后4批对13个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形成持续震慑,取得较好的政治效果、纪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护航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纪律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