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芜湖市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综述

时间:2018-02-06 10:07    来源:芜湖纪检监察网  
【字体: 】      打印

 

2017年,芜湖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加强学思践悟,深入领会中央纪委、省纪委决策部署,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特点和规律,紧紧围绕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以正风反腐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管好政治“责任田”  从严管党治党形成新格局

按照依规治党、制度治党的要求,推动我市业已形成的“一规划、四意见、五办法、两清单、全纪实”管党治党制度体系落到实处。市纪委协助市委制定进一步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党(工)委全面从严治党的意见,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

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制度执行,防止责任虚化空转。对全市落实两个责任情况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印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全程纪实手册,实行责任落实全程留痕化管理。

2017年,选取11名县区、市直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向市纪委全会述廉述责,接受市纪委委员评议,倒逼“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到实处。用好问责利器,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2017年,我市共查办各类责任追究案件222件,通过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多种方式,对91个单位党组织和154名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实施责任追究,释放了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

高压惩腐“零容忍”  党风廉政建设开创新局面

专项整治、联合督查、明察暗访“组合拳”聚焦“四风”病灶;公开通报、媒体曝光、问责处理“真刀真枪”剑指作风顽疾;建章立制、惩防结合、长效监管锲而不舍“抓常抓细”……

我市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铁的纪律,2017年,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221起,处理333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45人,对120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市纪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腐败问题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把反腐败利剑高高举起,形成强大震慑。”2017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2018件(次),处置问题线索4017件;立案1375件,其中县处级9人;处分1383人,其中县处级7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3人。释放了反腐败斗争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的强烈信号。

针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现象,市纪委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出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问责办法和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针对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证。2017年,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43人。

群众利益放心头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取得新成效

我市统筹推进防治群众身边腐败“2015-2017三年行动计划”,完成省级330件问题线索重点督办,开展市级4186件问题线索重点督办,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9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33人,涉及金额6092万元。

高质量完成十届市委四轮巡察,涉及33个单位党组织,发现问题452个,移交问题线索552件,提出25个共性问题督促开展专项治理。积极探索 “点穴式”“点题式”“机动式”“系统联动式”巡察,不断强化省市县区巡视巡察三级联动。

“最后的投票结果是张世武17票,董春柳18票,柴荣17票。我村申请危房改造的3户经大会票决,均通过。”当芜湖县红杨镇六桥村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翟笃林在“危房改造申请名额听证会”现场唱出最后结果时,申请户柴荣感慨的说:“像这样大家投票,我们全程旁听的方式真正是权利公开、透明。”

2017年,我市继续深化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新机制建设,先后召开全市纪检系统和全市推进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新机制工作现场会,全市73个镇街、公共服务中心下辖的942个村、社区全部编制完成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大部分县区已建立小微权力网络监督平台并正式上线运行,将服务事项的办理条件、运行流程、实施过程及结果全公开。此项工作得到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刘惠的充分肯定,为深化全省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净化优化基层政治生态,提供了有益参考。

实践运用“四种形态” 源头防治腐败开启新篇章

“过去常常对‘小问题’视而不见,等‘养大了’再办,一处理就‘算总账’。如果在出现苗头的时候提醒提醒、警示警示,就可以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个别问题变成普遍问题、违纪问题变成违法犯罪问题。”这是市纪委负责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提醒监督执纪工作要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动辄则咎。

我市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实现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切实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面准确理解“四种形态”精神内涵。制定实施对涉嫌违法犯罪党员纪律处分办法,严格落实先纪后法要求。2017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4148人次,其中,批评教育、谈话函询2756人次,占66.4%;纪律轻处分、组织调整1130人次,占27.2%;纪律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110人次,占2.7%;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152人次,占3.7%

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必查”要求,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已建立221名市管干部问题线索处置廉政档案,办理回复党风廉政意见586人次,切实做到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勇于负责者负责,让真正干事创业者感受到组织的公正和温暖。

按照“制度建设体系化、制度完善常态化”的理念,我市围绕用人、用钱、用地、用权持续推进“四用”制度升级版建设。2017年,市级层面升级制度257项、县区层面升级制度302项,并选取56项重点制度进行重点督查。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