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标识受损、水利设施锈蚀,亟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4月8日,湾沚区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在花桥镇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发现若干问题,随即向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反馈,并持续跟踪整改进程。4月10日,检查组再次深入现场,对工程量完成情况进行严格核查,通过“闭环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建设的规范性和有序性。
这是该区纪委监委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治理,紧盯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廉洁高效推进,该区纪委监委紧密围绕项目的关键环节,统筹兼顾监督资源,创新监督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在项目建设方面,积极整合各方监督力量,将工程量“缩水”、验收“放水”等突出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在资金管理方面,依托审计发现的问题,通过数据比对、实地核查等方式,确保资金拨付与工程进度精准匹配。针对第三方服务单位监管缺失问题,要求监理单位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切实做好工程原材料把关、平行检测、旁站记录、鉴证取样、单体工程检测等,有效防止了“以包代管”和“一交了之”的现象。
针对区镇协作中职责模糊、推诿扯皮等问题,该区纪委监委推动厘清区级监管与镇级属地责任边界,压紧压实责任链条,遏制责任转嫁。督促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相关管理细则和资金使用办法,建立健全工作调度、督查、巡查、考核制度,印发“小微权力”监督管理工作流程,从制度层面规范农田建设,加强风险防控。
如今,在湾沚区31.56万亩高标准农田上,该区纪委监委构筑的“清风防线”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随着“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现代农田格局逐步成型,2024年该区粮食总产量达21.55万吨,再生稻高产竞赛连续两年全省第一,2024年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6.3%,真正实现了“良田”变“粮仓”的美丽蜕变。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精益求精。”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未来将紧密关注项目规划、施工、管理维护等各个环节,通过“嵌入式”监督机制,压实各参与方的责任,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成为“廉洁工程”和“民心工程”,以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让高标准农田既丰产丰收,又清流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