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贪’成群,其害如‘虎’。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切身利益,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重啃噬了群众获得感,越是基层,感受越深。”无为县无城镇纪委书记朱应道感慨道。
芜湖市从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出发,以构建“三不腐”有效机制为引领,深入持续开展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2015年以来,全市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368起,给予党政纪处分1508人,涉案金额2.08亿元。
2015年初,该市出台《芜湖市开展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2015-2017年实施意见》,从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等7个方面入手,细化分解28项主要任务,明确8个县区、20个市直部门的责任、时限和工作要求。通过三年的专项治理工作,该市基层腐败存量明显减少、腐败增量得到有效遏制。
近年来,芜湖市纪委相继制定《关于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针对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紧盯对象、程序、成效三个关键环节,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
聚焦热点 始终保持惩处高压态势
“在问题线索方面,我们制定了管理办法和办理办法,实行分类处置、定期清理、规范管理。同时改进审查方式,创新执纪审查办案团队新机制建设。”市纪委纪检监察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案件查处过程中,该市坚持重心下移,压茬推进四轮重点督办,市县两级重点督办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86起,立案查处206件,处理564人,给予党政纪处分476人。
同时,制定出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问责办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针对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全市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43人,因扶贫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问责单位17个,问责党员干部278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93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全面启动监督执纪问责,共对6件环保领域突出问题启动问责,给予党政纪处分27人。
突出重点 改进基层组织审计监督
芜湖市以城乡结合部、经济较发达、群众反映强烈的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和村居组织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任期审计为重点,制定出台《芜湖市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镇村集体“三资”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扎实抓好土地和房屋征收、工程建设、支农惠农资金等腐败问题易发高发领域专项审计。在审计整改过程中,严肃问责,建立健全审计与纪检监察、组织、检察及有关单位工作协调机制。近三年来,该市累计对69个镇街(中心)和152个村(居)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112个专项资金开展审计,查出“三资”管理、项目建设、超标准发放补助、集体土地和房屋拆迁政策随意性大等十个方面突出问题,共发现违规违纪金额457.6万元,移送案件线索27件,立案14件。
解决难点 完善基层权力内控制度
“自从有了‘小微权力’小本本,什么事能办、怎么办一目了然,我们与村干部的关系也更亲近了”芜湖县红杨镇六桥村村民柴荣乐呵呵的谈道。“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一线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的有力抓手,全市942个村(社区)全部编制完成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实现清单全覆盖。”市纪委负责人在介绍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新机制建设情况时说。目前,该市7个县区村级“小微权力”网络监督平台已上线运行,村级服务事项的办理条件、运行流程、实施过程及结果,全部在平台上公开,真正做到“线上线下”同步公开。
芜湖市不断深化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对市县乡三级政府权责清单涉及的权力事项名称、事实依据、责任事项、追责情形、运行流程图及廉政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和公开,使基层组织权力内控机制得到不断完善。同步建成市县乡三级公共服务清单体系,市级4773项、各县区20493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已实现网上运行。该市还制定《芜湖市加强涉农资金监管责任追究办法》,全面实现将所有用于乡镇及以下涉农资金纳入监管范围。通过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发现问题70个,涉及金额9916.61万元。(芜湖市纪委监委)